中國教育報-中國教育新聞網訊(記者 張樹偉)學生學業成績和區域教研活動到底存在多大相關性,是否推動學校和學生學業的增值?在以“新時代教研:高質量教育體系的專業支撐”為主題的新時代教研發展公益論壇上,來自北京大學教育財政科學研究所助理研究員魏易分享了他們的研究成果《海淀教研的秘密——區域教研對學生學業成就影響的實證研究》。
據介紹,這項研究基于2016至2019年海淀區高中階段4萬多名學生的標準化考試成績和近2000名教師問卷調查數據,并基于學生選課信息將教師數據與學生數據進行匹配,建立了包含學生基線成績、出口成績和相應學科任課教師信息的數據,回應了“哪些教研活動能夠為學生學業成就發展帶來更顯著的增值?”“區域教研對教師的哪些教學實踐提升作用更明顯?”“區域教研與校本教研的關系如何?”三個關鍵問題。
實證研究結果顯示:區域教研活動會影響教師的課堂教學組織行為、教師的評價策略使用以及教師的自我效能感。區域教研與校本教研的參與程度之間存在著十分顯著且穩定的正相關關系,區級教研通過影響教師校本教研的參與程度,間接影響教師教學實踐。
在區域教研中,“學科關鍵問題的確定與解決”“單元整體教學”等聚焦學科內容的教研活動對學生學業成就的增值作用顯著。其中,專題教研活動中的“基于學科能力表現的教學改進”和“考試評價研討”項目與學生成績的正向關系尤其顯著。此外,在校本教研中,教師的平均參與程度,教師之間正式和非正式的交流,參與校本課程教輔材料開發,接受*指導均對學生學業成就的增值有積極作用。
本文轉載自中國教育新聞網,內容均來自于互聯網,不代表本站觀點,內容版權歸屬原作者及站點所有,如有對您造成影響,請及時聯系我們予以刪除!